27 三月 2017

2017年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第十二届)会员大会暨讲座会简报


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于2017年3月26日(星期日),早上八时在吉隆坡太平洋酒店一楼会议厅, 举行2017年度会员大会。此项大会吸引了四十余位会员参与。

联谊会顾问拿汀何镇平校长、陈桂标督学、许小莲督学及法律顾问姚昱名律师也拨冗出席了当天的会员大会。

大会请来了摄影人出版社、旅游玩家杂志统筹郑恩妮小姐和老师们分享了她旅游和摄影的心得。
老师们欣赏主讲人各地旅游照片之余,也学习到摄影的技巧:如何构图,搭配色彩,黄金交叉点,以及如何利用直线条物体或光线使照片更吸睛。

对于许多初学者,郑小姐建议从明信片学习拍摄角度,通过多看,多拍,多筛选来学习。
讲座后,郑小姐也解答老师们选择摄影器材的疑惑,对相机重量、大小,品牌,价格各方面作比较,她提醒初学者勿让相机控制,拍照时讲究自然,就可拍出旅程中的好景色与故事。

接着联谊会顾问陈桂标联邦督学也为华文老师讲解了最新的教师自我评估指南《马来西亚教育品质标准(SKPMg2)第四标准:课堂学习与协调》。
陈督学强调国家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思维,懂得思考,解决问题的新生代,教师只扮演传授者的角色已不符合21世纪教学,因此新的评估教师指南也有新的准则让老师了解教师身为策划者、引导者、激励者、评估者的要求和素质。

教学时应以学生为本,教师更应扮演掌控学习的角色,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以获取知识、技能及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

大会顾问何镇平在会员大会致词时为教师们打气。她鼓励老师们做好准备,迎接改变,进而反思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她鼓励老师们要让新一代有更好的发挥,在教学上就应符合时代要求,确保新生代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拥有强大的竞争能力。

大会一致通过并接纳2016年的秘书报告和财政报告。此外,大会也通过三个提案。

提案一:建议副教育部长争取把华文归纳为母语科,而非附加语言。

提案二:建议教育部改善BSK 计算法,华文科节数应以语文科来计算,而不是以选修科方式计算,才能制度化解决华文老师教太多班级的困境。

提案三: 建议更人性化编排大马教育文凭华文试卷考试的时间,因去年华文试卷编排在历史试卷三试卷之后,大大影响考生的表现。

联谊会主席侯燕琴老师也在大会上征求会员们意见,最终一致同意接受华理会邀请加入成为华理会会员,联谊会将派代表列席每一次华理会会议。

大会在下午一时,在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张玉群报道







03 三月 2017

2017年吉隆坡中小学华文诗歌朗诵讲座会简报

2017年吉隆坡中小学华文诗歌朗诵技巧讲座会于28.2.2017在仙都中文华小学生活动中心举行。

讲座会由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教育厅许小莲督学筹办、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及吉隆坡校长理事会联办,当天大约有110名中小学华文老师出席。 

许小莲督学在开幕词中希望讲座会能带给各校老师更多有关诗歌朗诵的技巧和知识。督学希望今年的诗歌朗诵比赛将会有更多学校派出队伍来参加比赛。督学也趁此机会对讲座赞助人表达诚挚的谢意。

第一位主讲人刘育龙先生认为参加比赛应抱着正面和不怕输的心态。老师们要让同学爱上诗歌,体会朗诵诗歌的乐趣和爱上文学。

身为多年全国诗歌朗诵比赛评委,刘先生劝勉老师们应帮助学生提升解读诗的能力,朗诵前应要了解诗歌的背后故事,更要做功课了解有关作者的生平、性格、写诗的动机,因为通过对诗人的了解,我们才有办法诠释整首诗的内涵。

读诗要调和理性和感性,先感性后理性,才能融会贯通,充分表达该首诗的主要感情。其次是选材的重要, 要选能让朗诵者产生共鸣的诗,诗歌须符合学生性格、气质,学生掌握了诗的基调与情感色彩,自然就会运用适合的表达技巧。

刘先生也非常细腻的给出席者介绍了多位当代杰出诗人及其作品,提醒大家博览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造诣,才能通过诗歌朗诵,让学生热爱诗歌。

接着第二位主讲人尤进来校长讲解语音与语调这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尤校长强调朗诵诗歌具有表演性质,需要技巧,结合语言手段,来表达思想感情。

尤校长建议老师们平时教学要加强朗读活动,加强朗诵技巧如用绕口令让学生注意各声母的发音,同时注重字的音色,音变,韵母要准确发音、饱满有色彩。

尤校长对各种变调、四声、多音节词的重音、轻声的规律等等如数家珍,更通过亲身示范诗歌朗诵,让出席者体会准确的语调、语速,句调、停顿、抑扬顿挫等等语言手段是决定诗歌朗诵更出色的关键。

诗歌朗诵技巧讲座会在下午3.30圆满结束。

张玉群报道

督学致开幕词
联谊会主席颁发感谢状给刘先生。

督学颁发感谢状给主讲人尤进来校长

教师们聚精会神聆听


刘育龙先生主讲朗诵技巧与选材

尤校长主讲语音及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