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君 B20040 王晓璇 B20039 联合报道
(甲洞讯)“精华荟萃,文化传承”,吉隆坡教育局华文组与几所国中首次携手联办嘉年华会,其中综合了写作、书法与诗歌朗诵比赛。这是教育局华文组为传承中华文化而拟定的计划。除了让各校华文老师有机会交流之外,还可以为政府节省资源,真是一举两得!
本地书法家,潘任屏先生对于这次的书法比赛给予讲评。他说:“我很高兴,因为同学们的程度跟在场的三位书法家有得比。”参赛者们听得很雀跃!“但,是跟学生时代我们的程度。”参赛者们恍如即场被泼冷水。不过潘先生有趣的演说方式,吸引大家聆听他对这次比赛的意见。
高中组的比赛题目是唐诗中的七言绝句。一般的参赛者会以“七七七七”的调幅去书写,但是真正的规格是“八八八四”。尤其部分参赛者,会因为不熟悉繁体字而写错。当书法家们审核到不错的作品时,即使有错别字,也因为觉得惋惜而网开一面。对书法有兴趣的同学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有些参赛者会花五至十分钟在折纸方面,很浪费时间。他们应该写得更有信心,不用折纸,直接下笔。
反观诗歌朗诵比赛的表现,黄建华先生觉得,朗诵可以提升诗的生命和条件。朗诵的时候,诗声要稳,并掌握好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咬字要清晰,不要念得太快。大部分的四人组会出现声音的不协调。要注意诗的结构来分配主音与合音部分。若以小组呈现,要注意主次、轻重、起缓,凸出诗歌的重点。借此,黄先生称赞演绎《舟子的悲歌》的冠军人马。虽然她们只有两个人,却表现和掌握得很好。
选材的部分也非常重要。如果诗歌太长,会出现内容重复的状况,重点会很模糊。还有一点就是,有些诗比较适合以文字呈现,不适合作朗诵用途。其实朗诵诗歌不须要太多的“花招”,如:动作和位置替换。诗歌要朗诵得好,组员之间的默契很重要,因为这可以提高配合度,把诗歌演绎得更好。
很荣幸地,本校出了两位冠军人马。在高中组的作文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是林启坚同学。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辩论员,常自认想法异于常人。遇上《笑》这个题目,他突然有一个想法,并创出了一个故事,利用小丑的角色带出笑的意义。叶秀凤老师透露,他的文笔不是特别好,是因为他的故事非常感人,而博得了评审老师五颗星的肯定。
丘淑霖同学自选了一首《母难日》。老师仔细地解释诗歌的内容,然后交由她自己去发挥,带出里面的情感与含义。正式比赛之前,她会先大哭一场,酝酿悲伤的情绪,让自己进入状况。她的真情流露,成功地感动到一位评审落泪,证实了她的实力,成为实至名归的高中组诗歌朗诵比赛冠军。
这次的嘉年华会成功地提升了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希望这类活动能得到大家热烈的支持,继续推广华文教育。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成功的时候,再回馈母校,回馈社会。
本地书法家,潘任屏先生为此次嘉年华会提字。 |
林启坚同学荣获高中组作文比赛的冠军。 |
丘淑霖同学在朗诵《母难日》。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