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一月 2011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盛况

主办单位: 马来西亚教育部
 
承办单位: 马来西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教育局华文组
      
宗旨: 培养国中生华文文学创作的兴趣
       提升国中生华文文学创作水平
       发掘及培育马华文坛新秀
 
主题: 在那荧空下
 
日期: 2010118日至2010119日(星期一至星期二)
地点: 吉隆坡冼都中文华小王岳海冷气大礼堂
 

 
活动报告:
 
由马来西亚教育部主办,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教育局华文组承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及有关活动,已在2010118日至2010119日(星期一至星期二)成功举办,参与盛会的贵宾与师生们约300人。
 
第一天(2010118日,星期一)下午-参观教学
全国十四州的督学、领队老师及得奖学生从中午开始陆续抵达吉隆坡好运酒店(Olympic Hotel)报到。大约在下午220分,众人分乘三辆由主办单位安排的校车出发进行参观教学。此次参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历史资料,具体及有力的反映历史事实,理解马来西亚华人先贤的事迹和贡献及传承中华文化,教育年轻的一代,
下午230分抵达吉隆坡华人历史文物馆。历史文物馆座落在至今已有115年历史的吉隆坡广东义山(古迹公园)内。历史文物馆在2006422日才落成启用。众人由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执行长,陈亚才先生亲自接待和带领参观。每人获派吉隆坡广东义山(古迹公园)地图一份。一进入历史文物馆就有开拓、重建和保卫吉隆坡的最大功臣-甲必丹叶亚来的铜像迎接大家。老师与同学们争相与甲必丹叶亚来的铜像合照。陈亚才先生以风趣幽默的口吻介绍与讲解吉隆坡广东义山(古迹公园)的发展历史。历史文物馆分为两层:底层展出吉隆坡华人先贤的生平事迹与贡献,有甲必丹叶亚来、甲必丹叶观盛、甲必丹叶致英、陈秀连、陆佑和赵煜;上层展览一些文物有陈秀连的官袍、客家狮、出巡牌匾及天后宫珍藏的仿制祭孔古乐器。此外,还有各个雪隆华人会馆的简介都让师生们大开眼界,认识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与贡献。
下午315分,众人乘巴士离开广东义山。下午325分抵达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众人在隆雪华堂的冷气视听室继续聆听陈亚才先生讲解历史。陈先生在讲解之前派发问卷给大家。问卷分为教师组、初中组及高中组。大家必须在今晚的宴会开始之前交上已填好的问卷给蓝隽明老师,问卷成绩最好的师生各可获得奖品,奖品将在第二天颁奖礼开始之前颁发。陈亚才先生一边放映历史照片,一边以幽默风趣的口吻介绍与讲解雪兰莪州及吉隆坡华人的历史,包括了19世纪华族先贤早年南来马来西亚的血泪史、吉隆坡发展史、雪隆地区华人路名及相关人物的事迹(如Jalan San Peng, Jalan Yap Ah Loy, Jalan Yao Kwan Seng, Jalan Kia Peng, Jalan Chan Sow Lin, Jalan Loke Yew, Jalan Ang Seng, Jalan Chow Kit, Jalan Tun Tan Cheng Lock, Jalan Tan Siew Sin Jalan Tun H.S.Lee)以及早期吉隆坡的五位甲必丹等历史。接着,陈先生也介绍本国华人传统建筑物的结构与风格。陈先生以具有百年历史的吉隆坡陈氏书院及本国其他州属的华人建筑物为例子,详细说明其屋檐结构、屋顶雕刻、柱础、门神等的特点与含意以及传统建筑物中象征性的人与物,让大家上了一堂宝贵的中华文化课,更深入的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虽然大家风尘仆仆的从远道而来,已很疲累,但是在主讲人风趣的讲解下,大家仍然精神奕奕地聆听,对中华文化与吉隆坡历史深感兴趣,并给予此活动很高的评价。这个讲解会在下午六时才结束。由于大家还得回酒店准备出席晚上在吉隆坡冼都中文华小王岳海礼堂举办的晚宴,只好舍弃参观陈氏书院,大家深感惋惜。



 
第一天(2010118日,星期一)晚上 -“在那荧空下”迎宾晚宴
    这天晚上,主办单位特在金碧堂皇的吉隆坡冼都中文华小王岳海冷气大礼堂摆设主题为“在那荧空下”宴席欢迎来自各州的嘉宾们。这晚不但有丰盛美味的宴席,而且精彩的节目表演震撼全场,获得如雷掌声,好评如潮,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晚上730分,所有嘉宾陆续莅临,包括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特别服务官暨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顾问张瑞慈督学、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特别服务官周锦聪、全国华小总督学江翊嘉督学、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顾问拿督罗贤寿和何镇平校长、大马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拿督曾沛、Progression Computer Dict董事经理王钧渝、益宝多株式会社董事长廖桂香、嘉阳出版社出版暨版权经理李玉珍、吉隆坡冼都中文华小董事长王鸿财、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执行长陈亚才、星洲日报代表、联邦督学、各州督学、吉隆坡国中校长、吉隆坡华小校长、各州领队老师、得奖学生等。
晚上745分,晚宴贵宾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莅临入席后,司仪李颀圣娓娓道出主题为“在那荧空下”的晚宴将带给大家一个文学与文娱表演结合交融的晚上,在那荧空下,诗和歌和舞,即将对碰发出回响;在那荧空下,灯和光和影,即将撞击带来缤纷和灿烂,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回忆以及难以忘怀的印象!接着,吉隆坡南强华小廿四令鼓以热烈鼓舞的鼓声呈献全新作曲目《童嬉》欢迎各位嘉宾的出席。阵阵鼓声之后,晚宴的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筹委会顾问-吉隆坡教育局华文科助理局长彭德生督学致欢迎词。彭督学欢迎大家到吉隆坡来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他特别感谢教育部魏副部长办公室给予吉隆坡教育局机会主办这一届的颁奖礼。他一一地感谢赞助单位,包括赞助本届活动经费三万五千令吉和各项奖品的出产Apple Tree电脑辞典的Progression Computer Dict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王钧渝先生、赞助晚宴经费、小礼品及报效承印所有活动小册子的嘉阳出版社社长许育华先生、全程参与办活动过程并赞助场地和宴席的吉隆坡冼都中文华小董事长王鸿财先生、赞助参与者手信和礼品的益宝多株式会社董事长廖桂香女士、星洲日报与华总兴革运动委员会以及担任评审的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他也感谢吉隆坡康乐国中、增江国中、甲洞卫星市国中、南强华小、南益华小、甲洞(二校)华小、康乐华小及大乐乐实验乐团为晚宴呈献节目。彭督学也向本届颁奖礼筹委会所有工委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因为这些工委老师各自在为校务忙碌中还得抽出时间,发挥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成功筹办这一届颁奖礼。彭督学在致词时也说,许多人都说中文之路难走,但是他相信只要有认真、愿意付出的华文老师,并继续获得华社的协助,国中华文的道路将越走越精彩,越走越康庄。
过后,彭督学与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筹委会主席暨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郑玉表老师陪同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颁送水果礼篮给嘉阳出版社代表-出版暨版权经理李玉珍女士及吉隆坡冼都中文华小董事长王鸿财先生。赠送纪念品的仪式结束之后,全场灯光熄灭,“在那荧空下”迎宾晚宴的节目正式掀开序幕。
首先,康乐国中同学呈献让大家感受到四季更替,传统不变,岁月流逝,文化永存意义的荧光开幕舞台造型-《节庆》。此舞台造型呈现了龙舟鼓荡着爱国浪潮的端午节、鹊桥牵引着永恒承诺的七夕、花灯转动着大地团圆的中秋节及万物舞动着欢腾喜悦的春节。接着,南益华小为大家带来欢快愉悦又热情奔放的蒙古族舞蹈-《欢》。此舞蹈一完毕就进行上菜仪式,大家一边享用佳肴,一边观赏接下来的精彩节目,就是由伍爱群老师、周静仪和谢伟鸿以美妙的歌声唱出的多首“月亮曲”,即伍爱群老师的《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周静仪的《天空》及谢伟鸿的《月光》和《城里的月光》。听了歌唱后,就是曾获马来西亚戏炬奖最佳原创音乐大奖及第36届吧生歌乐节华乐小组比赛冠军及季军的大乐乐实验乐团演奏的两首风格迥异的曲子-《summer》和《剪羊毛》。接下来的节目是诗歌朗诵,由2010年全国国中华文诗歌朗诵比赛初中组冠军得主,吉隆坡甲洞卫星市国中的李文斌、王甲涵、曹悦心、蔡昔恩演绎其得奖作品-余光中的诗歌《飞将军》;还有康乐国中的曾韦清、辜惠鋗、李景荣、吴志勤也为大家送上一轮《八月十五的月亮》。
过后,增江中学为大家呈献舞蹈《放飞》,这支舞蹈曾经荣获2009年雪隆舞蹈赛优秀奖,并于2010年代表大马参加中国-东盟青少年舞蹈交流汇演。接着甲洞(二校)华小也表演舞蹈《奔向》。舞蹈表演一完毕,全场灯光熄灭,这时康乐国中校友为大家表演扯铃另一个极致的巅峰之作:灯光铃《月牙湾》。扯铃表演结束后,主办单位播放今天下午各州师生报到及参观教学活动的剪影让大家共赏。接着,康乐华小为大家带来怀抱著对於生命、自然与万物的尊敬以及挚爱的大型舞蹈《荷塘月色之天地祭》。宛如电影《阿凡达》世界的荧光舞台布景、舞蹈员绚丽耀眼的服装及优美多变的舞姿,让大家屏息凝神,静心观赏。最后,康乐国中的同学为大家唱《你们是我的星光》。随着歌声的起伏,随着音乐的跳跃,晚宴的节目已经走到尾声,这时司仪请现场所有的表演者与工委们上台齐唱和鞠躬谢幕。“在那荧空下”迎宾晚宴在晚上1030分画上完美的句号。
 
 
第二天(2010119日,星期二)早上(上半场) -文学讲座
    早上630分,众人在酒店享用早餐。早上730分,众人乘校车启程到冼都中文华小王岳海冷气大礼堂出席文学讲座与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早上830分,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叶啸先生致词时先恭贺得奖的同学们和欢迎热衷参与此文学讲座的同学们。叶啸先生与同学们分享他的创作经验。他说很多同学写作时一般上喜欢模拟别人的写法,在选材方面也几乎通过网络文学中采取,令人怀疑有人抄袭,如有几位同学因被揭发抄袭网络上的作品而被取消参赛资格。其实,我们生活在多元种族文化的马来西亚是我们创作的资产,同学们应把握这种机会,跟友族相处生活是最好的写作题材,只有多元文化特色的题材才能显现出马华文学的特色。现在有很多年青大马作家的作品在海外的比赛中获奖且受重视因为他们的作品表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与思想,充分反映大马的多元文化特色。文学创作的题材不可凭空想象,除了写科幻小说。他鼓励有兴趣写作的同学多写具有大马特色的作品。同学们必须在平日的生活中观察入微,多与友族相处,了解友族的生活与文化以作为创作的题材,但不是批评而是反映其特色,例如华巫男女恋爱所引起的文化冲突与矛盾等。他也告诉同学们,写作没有捷径,若要写出好作品就必须多阅读他人的作品,研究他人的写作技巧,也必须多了解,多观察生活环境、友族文化、与友族相处的感情等来丰富写作材料。这次的参赛作品的题材都是一般性的,没有较突出的,所以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接下来的文学讲座学习。
    第一场讲座由大马作家暨《亚洲眼》主编-梁靖芬小姐主讲《读与写》。梁小姐告诉大家每个小说家都各有不同的写作技巧与方式。她以一本从1947年至今最畅销的《安妮日记》-一本记载了1940年代发生在荷兰的真人真事的密室日记来与大家分享安妮,一个十三岁犹太女孩如何通过笔杆描写黑暗与善良。首先,梁小姐一边播放日记中人物、密室地点与内部结构、日记原貌等照片,一边叙述此故事以让大家先了解此日记的背景与故事。过后,她通过《安妮日记》中一些情节描写,引导大家写人、写期待、写恐惧、写希望以及写压抑的技巧。接着,她告诉大家沈从文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是:先让学生写,过后才讲评;给学生写具体的东西,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及写好小片段后,才写大片段。然后,她与大家分享沈从文与袁哲生的话。沈从文曾说:“你也许过分使用了你的眼睛,却太吝啬了你那其余官能。”“不拿笔时你能 ,不能想时你能 ,笔在手上时你可以放手 。”袁哲生说:“写作文句要简洁,至少就是当作对自己讲话一样,没人会爱上正在说废话的自己。”最后,梁小姐告诉大家在这几年来,她当创作比赛评审时发现参赛的同学们可能爱看一些作家的作品,结果模仿这些作家的写法。她认为我们创作时要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伪装自己,自己是什么性格,写作时就应该自成一格,不要模仿别人。
    《读与写》讲座结束后,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叶啸先生赠送纪念品给梁靖芬小姐。
    接着,嘉阳出版社出版暨版权经理李玉珍女士与大马作家杨志成先生在第二场讲座里以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来主讲《我和嘉阳非常小说有个约会》。杨先生认为写课堂文章有别于创作因为写课堂文章必须审题,而写小说的主题最重要,创作应以多角度去思考。然后,他们与大家分享杨志成先生的三本作品《小君》、《美丽的假期》和《十英里》的创作内容与主题。杨先生告诉大家写小说要让人物的特色“对对碰”。他认为小说里的背景简单,人物少,就比较能刻划人物的性格;人物多,描写就比较复杂。过后,李玉珍女士介绍另一个大马作家-方顺吉。她告诉大家,方顺吉认为创作没有年龄限制,读书是写作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方顺吉极度关怀社会,他可以不同的身份或角度来看社会问题,并用社会所发生的事件或新闻来进行创作。
李玉珍女士也与大家分享方顺吉作品《冥枭》和《卡多戈》的创作内容与主题。最后,她呼吁同学们踊跃参加嘉阳出版社主办的《嘉阳非常少年小说奖》。
   
 
第二天(2010119日,星期二)早上(下半场)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评审团总评审讲评
    大约在早上1115分,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评审团总评审-潘碧华博士讲评参赛作品的优劣点。她发现小说组的初中同学非常有创意,年纪越小的参赛同学,想象力越丰富。这一组同学写的题材也丰富,文学造诣非常不错,而且描写生动,文笔顺畅。不过,内容有网络小说和电视连续剧的影子。她认为同学们应多体验生活,增加生活历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看连续剧也可以吸取描写情节的技巧,但不要模仿情节。她发现参赛作品大多模仿连续剧的故事,例如所写的故事情节竟然出现四季,其情节与背景根本不符合大马的文化。她提醒大家,身为大马人的我们创作必须结合大马文化背景。写小说要常描述一些矛盾,并要结合心理的描写。同学们不妨先学会讲故事,才写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与描述,必须要有场景;人物性格转变太快,也必须要有交待,这样,故事情节的发展才合情合理。
至于诗歌组,其参赛作品的层面很广。写诗歌的文字要精炼,必须结合很多意思,也就是说这些字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等。有些同学写诗歌好像写歌词,很片面。诗歌不同于歌词,写诗歌是用文字来表达细腻的感情,让人须用视觉与感觉去体会诗中的含意。因此,老师们应指导同学们如何欣赏诗歌。写诗歌时所选的题目很重要,要让读者意会,不是一目了然,大多数参赛同学都做到这点。
潘碧华博士讲评参赛的散文作品时,告诉大家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也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只要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起来描述就是一篇好散文。散文中的描写部分必须非常生动。要写好散文就必须多观察,必须真实、真诚、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心理感受,不要凭空想象。写散文时若一味地往“理想的方面去写,就与一般人的写法相同,不突出。反之,散文中若有“缺陷”部分如矛盾、冲突等的描述,就很精彩。这次参赛作品中的文字应用与描写都不错,可惜同学们不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理感受。最后,她提醒大家,培养学生的文学造诣须从中学开始,所以老师应先了解文学的功用,才能指导学生文学创作。
讲评完毕后,叶啸先生、彭德生督学和郑玉表老师陪同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特别服务官周锦聪先生颁送纪念品给潘碧华博士和杨志成先生。过后,大家在礼堂享用午餐和休息。
 
 
第二天(2010119日,星期二)下午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
    下午1240分,众人回到王岳海大礼堂集合入座。下午1245分,嘉宾莅临。叶啸先生、周锦聪先生和郑玉表老师陪同Progression Computer Dict执行董事Fanny小姐颁发奖品给参观教学问卷得奖者。下午1时,贵宾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莅临入座后,全体肃立唱国歌。接着,康乐国中的华、巫、印同学呈献迎宾舞《一个马来西亚》。过后,吉隆坡华小督学-李祗辉督学代表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教育局局长Tuan Haji Mohd. Adenan Bin Deraman致词。局长感谢马来西亚教育部给予吉隆坡教育局充分的信任主办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他赞赏颁奖礼筹委会的所有工委们全心全意,努力办好这次的颁奖礼。他说华文科的目标是培养语言能力强并重视及鉴赏华文的学生。同学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以面对未来的挑战。因此,同学们应该多阅读,多思考和有系统地学习来探索知识以便能够在作文里表达成熟的思想。这个文学创作比赛是一个让学生发挥写作才华与创意的平台。他相信这个比赛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热诚,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精神和发掘学生的写作才华。他希望这个比赛将继续举办以培养有知识、有才能和思维敏捷的学生。他万分感谢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到来颁发奖品给得奖者。他也很感谢赞助单位乐意资助和支持这个颁奖礼。
    过后,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为这次的颁奖礼致开幕词。他感谢工委会成员的用心,让比赛顺利进行,颁奖礼也如期举行。他深信只要人类还有灵魂,电视、电影、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体的崛起不会导致文学消亡,因为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人类的情感不可能纯粹以电子图像表现,否则当初人类就不会创造文字了。他说教育部不只把儿童文学、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融入中小学的课程标准,也举办了多届的中小学华语诗歌朗诵比赛和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而且还把文学创作比赛的作品收录成集,以便广为传阅,让得奖者受到鼓励和肯定,立志成为马华文学的接班人。他希望通过这本文集,其他学生有机会感受文字的魅力,喜欢阅读,热爱文学。他鼓励同学们多感受自然之美,多体味人情之美,多阅读优秀的作品,以便从生活和阅读中汲取丰富的创作泉源,创作出更多感人的作品。他也感谢赞助商快译通赞助活动经费和奖金,嘉阳出版社赞助迎宾晚宴。
    魏副部长主持开幕后,吉隆坡教育局代表李祗辉督学与全国华小总督学江翊嘉督学陪同魏副部长颁奖给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所有得奖者。各组得奖者领奖后都与贵宾一起拍团体照。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初中组总冠军由森美兰州获得;而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双喜临门,荣获高中组总冠军和全场总冠军!
    颁奖后,李祗辉督学、江翊嘉督学、大马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拿督曾沛与潘碧华博士陪同魏副部长为2009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得奖作品集主持推介礼。接着,魏副部长颁送纪念品给主要赞助单位,即Progression Computer Dict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王钧渝先生、嘉阳出版社社长许育华先生及吉隆坡冼都中文华小董事长王鸿财先生。然后,吉隆坡教育局代表李祗辉督学赠送纪念品给魏副部长。接着,在魏副部长、李祗辉督学、王鸿才董事长和潘碧华博士的见证下,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筹委会顾问-吉隆坡教育局华文科助理局长彭德生督学移交下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的承办权给雪兰莪州华文科督学-杨汶珊督学。
    下午230分,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华文文学创作比赛颁奖礼圆满结束。

文字报道:利洁慧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