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师散文奖‧寻声记我的评语夺奖
2009-09-12 19:19
•         
出席嘉宾与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得主合影。前排左起为翁丽珠、陈达真、周锦聪、彭德生及杨肃洵。(图:光明日报)

(吉隆坡)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成绩出炉,来自拿督猛德里国中的教师温财达及沙巴吧巴中学教师郑立明齐齐摘下特优奖。由教育部主催,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及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联办的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今日(周六,9月12日)在州立华小礼堂举行颁奖礼。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原本受邀出席观礼,但他因未克出席,由代表周锦聪代读演词。他指出,教师如果要提升本身职业能力,除了参加课程和读书,写作亦是其中一个方法。

他说,能够写出好文章的老师,往往也能够上好课,因为写作是一种动手动脑的过程,需要把握主题、材料、结构及语言,跟教学艺术有许多共同点。

他指出,因为写作,教师常会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写作的泉源来自社会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没有生活作基础,写作就失去源头。”
主办当局共收到156篇的参赛作品,经过筛选后,选出20位得奖者,奖项分为3个奖级,即特优奖2名,得主获颁奖杯一座、现金奖1000令吉、奖状及得奖作品集5本;优秀奖3名,得主获颁杯一座、现金奖500令吉、奖状及得奖作品集5本;佳作奖15名,得主将获颁现金奖300令吉、奖状及得奖作品集5本。精神奖得主获颁奖状及得奖作品集5本。
得奖作品集结成书。

为了表扬多位已退休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主办单位也特别增设精神奖,颁发给3位最年长的教育界前辈以示鼓励。

所有得奖作品将集结成书,书名为《寻声记》。

另外,颁奖礼当天也有“拨云见日说散文―谈散文的创作及教学座谈会”,主讲人为傅承得及廖国平。大会也安排了动地吟诗歌朗诵节目,由朗唱者林金城、周金亮、吕育陶及周若鹏呈献精彩演出。

出席者包括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董事杨肃洵、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翁丽珠、吉隆坡直辖区教育局华文科督学彭德生及华总文化委员会主席陈达真。


光明日报‧2009.09.12

全国教师散文奖‧温财达获特优奖•        星洲日报,国内
2009-09-12 19:00
(吉隆坡)来自拿督猛德里国中的温财达老师以《寻声记》,赢得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特优奖。

《寻声记》是通过喉疾带出教师教学的艰辛、失去信心,到最后寻回对母语教育的坚持。

另一名特优奖得主是来自沙巴吧巴中学的郑立明老师,他的作品《我的评语》是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的角度切入,带出师生之间的矛盾,最后双方得以和解及得到启发。

这项由教育部主催,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联办的比赛,获得教育工作者的踊跃参与,共收到156篇的参赛作品。经决审委员潘碧华、周锦聪及刘育龙筛选后,共选出20位得奖者。

这项比赛也获得多位已退休的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因此主办单位特别增设精神奖,颁发给其中最年长的教育前辈,以示鼓励。

主办单位共设3个奖级,即特优奖2名,得主可获得现金1000令吉、3名优秀奖得主可获得500令吉的现金、15名的佳作得主可获300令吉的现金,同时还有奖状及5本得奖作品集。

主办单位也在今日的仪式上,推介了把所有得奖作品编成合集的得奖作品集。

出席者包括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代表周锦聪、华总文化委员会主席陈达真、吉隆坡直辖区教育局华文督学彭德生、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翁丽珠及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董事杨肃洵。
 



全国教师散文奖 温财达郑立明夺特优奖

(吉隆坡13日讯)拿督猛德里国中教师温财达以《寻声记》赢得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特优奖。

《寻声记》以喉疾反映教学的艰辛,一度失信心,最后寻回对母语教育的坚持。 另一名特优奖得主是沙巴吧巴中学的郑立明老师,他的《我的评语》是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角度切入,带出师生之间的矛盾,最后双方达致谅解及启发。

156作品参赛

这项由教育部主催,吉隆坡国中华文老师联谊会、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联办的比赛,共收到156篇参赛作品。经过审委潘碧华、周锦聪及刘育龙筛选后,共评定20名得奖者。

多位已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也积极参与,主办单位因此特设精神奖,颁发予最年长的教育前辈,以示鼓励。

比赛共设3个奖级,特优奖2名,得主可获得现金1千令吉、3名优秀奖得主可个别获500令吉、15名佳作得主皆可获300令吉,另颁奖状及5本得奖作品集。

主办单位在昨天的一项仪式上推介得奖作品集。出席者包括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的代表周锦聪、华总文化委员会主席陈达真、吉隆坡直辖区教育局华文督学彭德生、吉隆坡国中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翁丽珠及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董事杨肃洵。

2009/09/13 6●南洋商报